10月23日,医学基础教研室杨港老师开展了一堂“超敏反应”免疫学公开课。
公开课上,杨港老师系统梳理了超敏反应的类型与发生机制,内容充实,逻辑清晰。在随后的评课环节,与会专家首先从学生特点和教学基本功角度提出了改进意见。
陶积德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课堂教学的效果,并做了着重强调:一是授课需充分考虑大一新生知识背景的差异性,讲解应更为细致、基础,适当照顾到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同学,确保大家能跟上教学节奏;二是建议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更加注重语言艺术,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来突出重点内容,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。

康复教研室主任余欣老师就课堂呈现技巧提出意见。她指出,杨老师的课堂板书内容详实,但未来可以进一步追求简洁明了,并做好合理的分区规划,使板书布局更清晰,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和课后复习。

基础教研室主任王敬老师则从教学媒介的使用方面提出了建议。他指出,当前课件中的文字信息量较大,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。建议教师在制作课件时,可精简文字,并适当增加多媒体素材,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,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。

本次公开课及研讨活动,既展示了授课教师的教学风采,更通过精准的点评与交流,汇聚了优化教学的集体智慧,有效营造了互学互鉴、共同提升的良好教研氛围。
文图:刘 娇
编辑:张恒瑜
审核:陶积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