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,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,提升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助产教研室于4月10日下午在行知楼阶梯教室开展“教法改革与课堂革命”主题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围绕课程建设,教学方法和课堂实践等展开深入研讨,旨在通过教研联动探索适应新时代助产教育育人路径。
一、聚焦教法改革,创新教学模式
教研活动中,教研室主任徐庆强调:“课堂革命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‘填鸭式’教学,以学生为中心,构建“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实践生态。结合助产专业特点,教研室提出三大改革方向:一是融入信息化手段,利用3D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临床案例场景,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;二是推广“案例教学+情景模拟”模式,通过典型病例分析、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,提升学生临床决策水平;三是强化课程思政,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与职业责任感,培养“技能硬、医德高”的助产人才。
二、课堂革命落地,实践成果初显
本学期以来,教研室以《急危重症护理》、《妇产科护理》等核心课程为试点,推动课堂革命实践。教师团队通过集体备课、公开课、说课等形式,设计出“问题导向式”课堂流程,将操作规范、母婴安全知识融入项目化任务。如,在“异常分娩处理”教学中,学生需分组完成病例分析、操作演练及团队协作汇报,教师则从“讲授者”转变为“引导者”,课堂氛围更加活跃。参与学生反馈:“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临床挑战,知识掌握更扎实。”
三、深化产教融合,赋能学科发展
探索“院校协同”育人机制。未来,教研室计划引入临床真实案例库,开发模块化课程资源,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“线上线下融合”的智慧课堂。徐庆老师总结道:“教法改革是教学质量的“助推器”,课堂革命是人才培养的“突破口”。助产专业要立足行业需求,以创新课堂培养更多“能实战、敢担”的高素质助产人才。
此次教研活动为助产专业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,展现了教研室以“教促研、研助教”的实践成果。下一步,团队将持续推进“课堂革命”行动,为培养新时代助产专业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文稿:曹纯婷
摄影:黄清婷
审核:陶积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