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助产教研活动

作者:医学院 来源:医学院 时间:2025-10-17 11:18 点击:3625次

聚焦护理专业教学痛点,以研促教推动课改落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护理助产教研活动

2025年10月16日,医学院护理教研室联合助产教研室在行知楼205教室开展“教学改革研究研讨”主题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打破传统教学壁垒,让教改深度落地每一堂课”为核心目标,针对护理、助产专业课程中“理论与实践脱节”“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”两大核心痛点,集合两教研室力量探索教学革新路径,为课程质量升级找准方向。

一、直击教学痛点,靶向施策谋突破

image.png


活动伊始,基础护理课程组潘云霞老师直指教学“堵点”:“基础护理知识点密集,学生基础薄弱,普遍存在‘理论听懂却不会临床应用’的困境。”为破解这一难题,她提出“1+1”课堂模式创新——每节理论课配套一节实训课,让学生在原理讲解后即刻通过实训操作巩固知识,实现“学-练-用闭环”。同时,她强调教学要紧跟行业前沿,在课堂中嵌入护理临床最新进展与指南,以真实案例替代传统枯燥习题,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。

image.png


随后护用药理课程吴林老师则针对课程“知识碎片化、实践条件受限”的痛点发声。他坦言,护用药理因理论抽象、实践支撑不足,长期存在“考核重记忆、应用被忽视”的弊端。对此,他提出“虚实结合+情景互动”的双轨改革方案:引入专业模拟软件,让学生直观观察药物作用机制;开设“情景分析小课堂”,把临床用药场景搬进课堂,强化知识应用与师生互动。

二、锚定产教融合,描画教改新图景

image.png

教研主任胡加敏与徐庆老师在总结中明确教改方向:“护理与助产专业教学必须紧扣临床实际,推动‘产教融合’走深走实。”她提出三大发力点:一是打造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需建立“教师主动学习+临床实践赋能”双机制—教师定期深入合作医院临床一线,更要求教师带着“学习目标”参与实践,主动跟进临床新技术,并形成,将所学转化为教学案例;二是探索用智能模拟、虚拟实训等技术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缺口,以技术赋能教学创新;;三是构建“理论+技能+临床素养”三维考核体系,将“临床应用能力”作为检验教学成效的核心标尺,倒逼教学从“知识传授”向“能力培养”转型。

此次教研活动,是医学院深耕护理与助产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。通过直面教学痛点、凝聚集体智慧,教研室正以“靶向教改”为抓手,全力推动课程质量升级,为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筑牢教学根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文稿:杨欣艺

摄影:黄清婷

审核:陶积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