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5日,护理联系医学基础教研室在行知楼B教213教室开展“组建备赛团队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,目的是组建一支长期、稳定的教师备赛团队,为后续护理比赛提供系统化支持。我们需要明确团队分工、训练模式,并制定可持续的备赛机制。
活动中,教研室各成员围绕“组建教师备赛团队”主题展开了讨论。李微老师建议团队分工按比赛类型划分,而非按学科划分。教学能力大赛应由教学设计能力强的教师牵头;护理技能竞赛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;科研创新类比赛由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带头。
郭然老师建议备赛不能只依赖临时突击,应建立“常态化训练机制”。例如可以每月1次模拟比赛(随机抽题,限时完成)每学期1次交流赛(如与其他学院教师);建立“竞赛案例库,收集历年真题和评分标准;黄清婷老师提出,针对学生技能比赛,选手的选拔非常重要,要从各班级中选拔出思想素质高、学习成绩优秀、实践能力强的学生,同时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。在选拔过程中,可通过理论考试、技能操作考核、面试等多种方式,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,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参赛选手。
基础医学教研室主任王敬老师提出“梯队培养”思路,建议构建“指导教师+骨干教师+青年教师”三级团队,通过“老带新”实现经验传承;同时建立“种子选手—预备梯队—全员参与”的学生选拔机制,扩大竞赛育人覆盖面。
各位老师在此次会议中还提出了护理比赛会越来越贴近临床实际,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医院跟岗学习(如急诊、ICU等);邀请三甲医院护士长担任客座指导;比赛案例应基于真实病例,避免‘纸上谈兵。
最后,护理教研室主任胡加敏总结:本次教研活动凝聚共识、理清路径,为护理专业竞赛育人工作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护理教研室将以备赛团队建设为契机,持续深化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改”理念,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。
文稿:陈 芯
摄影:潘云霞
审核:陶积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