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、医学基础教研室开展集体备课-痛风病人护理

作者:医学院 来源:医学院 时间:2025-04-25 09:05 点击:5671次

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教学质量,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,深化教学内容研究,2025年4月23日,护理教研室与医学基础教研室在行知楼401室,携手开展了以“痛风病人护理”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。此次活动汇聚了两教研室骨干教师力量,旨在通过集体智慧碰撞,优化教学设计,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
image.png

活动伊始,护理教研室主任胡加敏介绍了本次集体备课的背景与目标。她指出,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,痛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对痛风病人的专业护理需求日益增长。然而,在教学过程中发现,部分学生对痛风病理机制理解不够深入,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有待提高。因此,本次集体备课将聚焦痛风病人的病理特点、临床表现、护理评估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关键内容,力求打造出更具科学性、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。

image.png

在备课环节,黄清婷老师根据学生学情,以案例导入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痛风的病理生理过程。他从嘌呤代谢紊乱、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等方面入手,详细阐述了痛风发病的分子机制。并结合临床案例,分析了痛风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,让学生分析通风与肾病之间的关系。引导学生对痛风的病因、身体状况、辅助检查、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,教学过程完整,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。

image.png

随后,护理教研室的老师们结合临床实践经验,围绕本次本次备课的亮点、改进之处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其中,黎思漫老师提出:教学过程设计比较完整,融入了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,学生学习热情高涨,但要注意在讨论环节加强课堂纪律管控,避免部分学生借此机会讨论其他不相关的内容。

基础教研室主任王敬提出:教学过程设计注重师生互动,教学总结环节非常具有特色,值得推广。建议引入环节可以考虑以试题的形式进行前测,同时学习后进行测试,此举可反应学习前后差异,用数据说话更能反馈学习效果。

最后,护理教研室主任胡加敏总结:集体备课是提高教研室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,希望各位老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,加强彼此沟通与协作,不断优化教学内容、提升教学质量,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。


文稿:王  敬

摄影:陈  芯

审核:陶积德